污水處理中曝氣過度如何處理?
來源:未知 作者:小馬鍋 日期:2024-04-24
一、什么是曝氣?曝氣的作用有哪些?為了使活性污泥法的正常運行,將空氣中的氧強制溶解到混合液中去的過程稱為曝氣。
曝氣的作用有:(1)曝氣的基本作用是產生并維持空氣(或氧氣)有效地與水接觸,在生物氧化作用不斷消耗氧氣的情況下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濃度。
(2)除供氧外,還在曝氣區產生足夠的攪拌混合作用,促使的循環流動,實現活性污泥與廢水的充分接觸混合。
(3)維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運動速度,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始終保持懸浮狀態。
二、好氧生物處理的曝氣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通常采用的曝氣方法有鼓風曝氣法和機械曝氣法兩種,有時也可以將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對于不同的曝氣方法,曝氣池的構造也各有特點。
三、鼓風曝氣系統是怎樣構成的?
鼓風曝氣系統由鼓風機(空壓機)、空氣擴散裝置(曝氣器)和一系列的連通管道組成。鼓風機將空氣進行壓縮形成一定壓力后,通過管道輸送到安裝在曝氣池底部的擴散裝置。壓縮空氣經過不同的擴散裝置,形成不同尺寸的氣泡。氣泡在擴散裝置出口處形成后,經過上升和隨水流動,最后在液面處破裂,氣泡在移動過程中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混合液中。
四、鼓風曝氣有哪些型式?
根據擴散設備在曝氣池混合液中的淹沒深度不同,鼓風曝氣
法又可分為四種: ①底層曝氣;②淺層曝氣;③深水曝氣;④深井曝氣。
五、曝氣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哪氣池是好氧活性污泥法的核心,好氧活性污泥法對廢水中溶解性和膠體狀的有機物的去除就是在曝氣池內完成的,因此堅氣池有時也被稱為污水處理的反應池。經過調整pH值、除汕、均質調節等-一級處理后的廢水和回流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通過機械、鼓風等曝氣形式向曝氣混合液中通入氧,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情況下,對進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達到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目的。可以說,污水處理廠的其他構筑物和設施都是圍繞曝氣池設置或以曝氣池為基礎的。比如各種一級處理設施和二沉池、回流污泥泵房等都是以滿足曝氣池需要為前提的,各種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設施也需要根據曝氣池的處理效果而確定工藝流程和處理方式。傳統工藝生物處理系統的曝氣池一般單獨設置,前有初沉池、后有二沉池,但也有將曝氣池和二沉池合建在一起的工藝,比如SBR工藝、一體式氧化溝工藝以及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合建式曝氣池等。
六、曝氣池進水有哪些常規監測項目?
曝氣池進水常規監測項目有:溫度、pH值、CODc,和BODs、氨氮和磷酸鹽、有毒物質。
七、曝氣池混合液有哪些常規監測項目?
曝氣池混合液常規監測項目有:①溫度;②pH值;③溶解氧(DO);④曝氣時間;⑤污泥濃度(MLSS);⑥污泥沉降比(SV);⑦污泥容積指數(SVI);⑧污泥齡;⑨回流污泥濃度(RSSS)和回流污泥沉降比(RSV);⑩污泥生物相鏡檢。
八、如何通過觀測混合液中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種屬和數量來判斷曝氣池運行狀況?
作者:污水博物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329843/answer/22703325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1)混合液溶解氧含量正常,活性污泥生長、凈化功能強時、出現的原生動物主要是固著型的纖毛蟲,如鐘蟲屬、累枝蟲屬、盞蟲屬、聚縮蟲屬等,一般以鐘蟲屬居多。這類纖毛蟲以體的分泌的粘液固著在污泥絮體上,它們的出現說明污泥凝聚沉淀性能較好。此時,若進水負荷較低,出水水質肯定良好,而且還會在鏡檢時發現輪蟲等以細菌為食的后生動物。
(2)在曝氣池啟動階段,即活性污泥培養的初期,活性污泥的菌膠團性能和狀態尚未良好形成的時候,有機負荷率相對較高而DO含量較低,此時混合液中存在大量游離細菌,也就會出現大量的游泳型的纖毛蟲類原生動物,比如豆形蟲、腎形蟲、草履蟲等。
(3)混合液溶解氧不足時,可能出現的原生動物較少,主要是適應缺氧環境的扭頭蟲。這是一種體形較大的纖毛蟲,體長40~300cm,主要以細菌為食,適應中等污染程度的水域。因此鏡檢時一旦發現原生動物以扭頭蟲居多,說明曝氣池內已出現厭氧反應,需要及時降低進水負荷和加大曝氣量等有效措施。
(4)混合液曝氣過度或采用延時曝氣工藝時,活性污泥因氧化過度使其凝聚沉降性能變差,呈細分散狀,各種變形蟲和輪蟲會成為優勢菌種。
(5)活性污泥分散解體時,出水變得很渾濁,這時候出現的原生動物主要是小變形蟲,如輻射變形蟲等。這些原生動物體形微小、構造簡單,以細菌為食、行動遲緩。如果發現有大量這樣的原生動物出現,就應當立即減少回流污泥量和曝氣量。
(6)進水濃度極低時,會出現大量的游仆蟲屬、鞍甲輪蟲屬、異尾輪蟲屬等原生動物。
(7)原生動物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影響的敏感性高于細菌,沖擊負荷和有毒物質進入時,作為活性污泥中敏感性最高的原生動物,盾纖蟲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
(8)在活性污泥狀況逐漸恢復時,會出現漫游蟲屬,斜管蟲時、尖準蟲屬等級慢游動或匍匐前進的原生動物,和嘴氣池啟動階段的原生動物種類相似。
九、什么是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MLSS)?
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MI.SS)的英文是 Mixed Liquor Sus-penterl Solid,因此又稱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它表示的是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濃度,即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質量。其單位是mg/L或g/LoMLSS中包含了活性污泥中的所有成分,即由具有代謝功能的微生物群體、微生物代謝氧化的殘留物、吸附在微生物上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等四部分組成。

十、什么是曝氣池混合液揮發性污泥濃度(MLVSS)?
曝氣池混合液揮發性污泥濃度(MLVSS)的英文是 Mixed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因此又稱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機性固體物質的濃度,MLVSS扣除了活性污泥中的無機成分,能夠比較準確地表示活性污泥中活性成分的數量。其單位也是mg/L或g/Lo在條件一定時,MLVSS/MLSS比值是固定的,比如城市污水一般在0.75~0.85之間,但不同的工業廢水,MLVSS/MLSS比值是有差異的。
十一、曝氣池 MLSS或MLVSS 越高處理效果越好嗎?
曝氣池混合液必須維持相對固定的污泥濃度 MLSS,才能維持處理效果的和處理系統穩定運行。每一種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都有其最佳曝氣池MLSS,比如普通空氣曝氣活性污泥法的MLSS最佳值為2g/L左右,而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的MLSS最佳值為5g/L左右,兩者差距很大。一般而言,曝氣池中的MLSS接近其最佳值時,處理效果最好,而MLSS過低時往往達不到預計的處理效果。
當MLSS過高時,泥齡延長,維持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動所需的溶解氧數量自然會增加,導致對充氧系統能力的要求增大。同時曝氣池混合液的帝度會增大,也就會增加機械曝氣或砂風吸氣的電耗。也就是說,雖然M155偏高時,可以提高曝氣池對進水水質變化和沖擊負荷的抵抗能力,但在運行上往往是不絕濟的。而且有時還會導致污泥過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比至絲響處理效果。在實際運行時,有時需要通過加大剩余污泥排量的方式強制減少曝氣池的MLSS值,刺激曝氣池混合液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機物的活性。
十二、什么是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其作用是什么?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 Velocity,又稱30min沉降率,是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比例,以%表示。一般取混合液樣100ml,用100ml,量筒測量,靜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是SV的數值。由于SV值的測定簡單快速,因此是評定活性污泥濃度和質量的最常用方法。
SV能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通常SV值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通過SV的變化可以判斷和發現污泥膨脹現象的發生。SV值的大小與污泥的種類、絮凝性能和污泥濃度有關,不同污水處理場的SV值的差別很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間,而有些工業廢水處理場的正常SV值在90%以上。同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在絲狀菌含量大和污泥過氧化而解絮時的SV值比正常值也要高得多。因此,每座污水處理廠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運行經驗數據確定本廠的最佳SV值。
SV值可以通過增減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來加以調節,SV值的變動性較大,而且與進水量有關。因此最好每個運行班都需要測定混合液的SV值,而且要與進水量相對照驗證。在正常生產運行中,有時為了能及時調整運行狀況,可以測定5min的污泥沉降比來判斷污泥的性能。5min測定不僅節約時間,而且沉降性能不同的污泥,此時的體積差異也最大。必要時,可以測定低轉速條件下的沉淀效果,并測定污泥界面的沉降速度,更準確地反映沉淀池中的實際狀況。SV值的測定不僅可用于監控曝氣池混合液的性能,也可以比較和觀察初沉池污泥的性能,尤其是將二沉池污泥回流到初沉池加強初沉效果并從初沉池排放剩余污泥時,更需要測定進入初沉池污泥的SV值,以控制回流量和保證沉淀效果。